順德人吃魚的最高境界
四千多年來,華夏生食淡水魚膾的傳統在珠三角的桑基魚塘之鄉得以延續,并演繹成為順德人吃魚的最高境界。“魚生”也早已超越食物本身,成為順德人追求食材本味的象征。
為了傳承和弘揚順德這一特色美食文化,保障“順德魚生”的食品安全問題,早在2019年,順德區市場監管局主導出臺了《順德魚生全產業鏈管控技術規范》團體標準,圍繞“順德魚生”主要食材草魚,對順德魚生產業鏈中食材的養殖、運輸、配送、加工制作等環節的食品安全和產品品質進行管控。而生生農業集團(下文簡稱“生生集團”)作為該標準的起草單位之一,制定了該標準的草魚養殖環節。
多年來,生生集團為順德魚生構筑了牢固的食品安全保障,一直按照標準嚴格管控養殖生產,養殖出來的“生生珍品鯇”是順德魚生標準食材首選。
人們吃淡水魚生的安全顧慮主要在于肝吸蟲。肝吸蟲來源自人畜的糞便,其被第一中間宿主——淡水螺吞食后,經過毛蚴、胞蚴、雷蚴,發育成尾蚴,尾蚴在水中遇到第二中間宿主——淡水魚蝦類,在魚蝦的肌肉組織中發育成囊蚴。如果這時候有人生吃了這些帶囊蚴的魚肉,便成了此寄生蟲的最終宿主。因此,用來做順德魚生的魚,必須從養殖源頭就要杜絕寄生蟲的存在。
生生珍品鯇成長于位于佛山的海心沙美麗漁場。該漁場建設于西江流域順德段的東海水道與馬寧水道之間的海心沙島上,是一個無居民、無工廠的中央生態島,其環境優美、水質潔凈、養殖區整齊劃一,是國標一級保護水源,同時也是順德魚生標準食材養殖基地和供港澳食用水生動物注冊養殖場。好水才能養好魚,優質的水源和封閉的環境為生生鯇魚提供了第一道安全屏障。

全鏈條的食品安全保障
從苗種到成魚,生生在養殖全程層層把關,確保塘魚質量安全可靠。
苗種方面,生生選用自有長江鯇魚種,具有基因好、魚身瘦長等優勢,且必須已接種草魚出血病疫苗。另外需對供應魚苗的原養殖塘水質進行5項專業檢測,對魚苗進行18項預檢測,達標才得以準入。
養殖方面,生生以低密度換取高質量,并選用生生牌自有飼料+蛋白草相結合的生態投喂方式。日常管理過程中池塘水質檢測不少于3日/次,病害防治過程中嚴格管控藥品,杜絕違禁藥和抗生素的使用。此外,每條“生生珍品鯇”在上市前必須在戶外魚塘和室內魚池進行仿生溪流凈養健身60天以上,每條鯇魚運動800公里以上,從而去除泥腥味,降低體脂率。出魚前7天還需對鯇魚進行拉網鍛煉,確保魚的強健活力和肉質的鮮、爽、嫩、滑。
在品控方面,生生農業集團與廣電計量(GRGTEST)、中山大學、珠江所等科研機構合作,上市前對產品實施“實驗室檢測&第三方檢測”雙重品控,排除吸蟲囊蚴、線蟲幼蟲、絳蟲裂頭蚴等寄生蟲以及藥殘、抗生素、激素、重金屬等安全隱患。
在產品溯源方面,生生集團實現了“從塘頭到餐桌”的全產業鏈運營監控,通過規范苗種選育、專用飼料、水質調控、魚病防治、技術培訓等全產業鏈管理服務、數據采集與跟蹤,控制源頭產品質量。進魚時保留自檢合格證,出魚入“廣東省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平臺”,并開具“食用農產品合格證”隨車帶證流通。供應給酒店制作魚生的“生生珍品鯇”背鰭上都會打上可溯源二維碼,實現“生產有記錄,流向可追蹤,質量可追溯,責任可界定”。
從養殖環境、生長過程到上市要求,生生集團用三道關卡保障產品的質量和安全,這樣過三關斬六將的生生草魚才能成為順德魚生標準食材。生生草魚占據珠三角順德魚生食材七成市場份額,同時也是高檔酒樓草魚菜品的主料。目前普通草鯇零售價6-8元/斤,餐飲店零售價20-25元/斤,但通過這一系列標準化養殖、嚴格品控、且可溯源的順德魚生專供魚零售價和餐飲店零售價都翻至3倍甚至以上,極大地提升了水產品的附加值,實現了草魚的身價倍增。
除了“生生珍品鯇”這一明星產品之外,生生集團還擁有脆肉鯇、鳙魚、加州鱸、鱖魚、筍殼魚等名優水產品。全部鮮活水產品均來自經“香港食環署”注冊備案的標準化健康養殖與加工基地,并通過公司+農戶合作模式養殖、全產業鏈管控食品安全保障、高標準的養殖規范管理提高水產品的附加值,持續為為大眾餐桌提供高質量、優質的水產食材。
文/水產前沿 陳曉慶
